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我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则
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它体现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密切协调,共同育人。高等学校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学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充分认识我校实施《德育工程》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德育工程》,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德育工程》建设,对于引导全校大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传统美德、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深入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传承山东人民忠厚纯朴、勇敢坚韧、豁达包容、重诺守信、不甘落后、创新实干的优秀品格,弘扬沂蒙精神,积极培育和弘扬新时期山东精神,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实施《德育工程》,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深刻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大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加强德育工程建设,对于引导大学生崇德向善思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三)实施《德育工程》,是构建我校德育工作大格局,推动德育工作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中华传统美德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有道是: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校在近70年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以“师德、医德、仁德”为核心德育优良传统,这已经成为全体滨医人共同传承和践行的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实施《德育工程》,要以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三、实施《德育工程》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于学校教育全过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推进师德引领、医德示范、仁德感化、教育传承和内化养成教育一体化为重点,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实施《德育工程》的目标
《德育工程》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学校德育工程的努力方向。我校的德育目标是教育学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拥护党的领导和路线方针政策;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走理论联系实际、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为社会服务,逐步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自觉地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勤奋学习,爱国荣校,勇于探索,甘于奉献,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通过实施《德育工程》,争取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一)政治素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思想素质。以追求真善美为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担当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三)道德素质。遵守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提高道德文明水平,树立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和谐相融,形成良好的行为操守。
(四)心理素质。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养成健康的心态和情感,并确立正确的行动方向。
(五)法纪素质。养成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培养法治意识,要在学法、知法、懂法和守法环境中,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自觉成为文明遵纪,模范守法的社会公民。
五、实施《德育工程》的基本原则
——坚持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传统美德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持道德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既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坚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与学习借鉴国外道德文明成果相结合。既要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
——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既要根据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又要加强各年级的有机衔接,逐步推进。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要发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群体的积极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尊重、信任的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六、实施《德育工程》的工作思路
按照“一个战略目标、一体两翼战略布局和五个战略支点”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思路,认真研究和把握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规律,紧密结合大学生成长特点、学生思想和全体教职医护员工实际,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以培养全体教职医护员工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努力构建职责明确、措施有力、全员参与、全方位渗透、全过程实施和成效显著的德育工作新体系。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教育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
(三)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的信念和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心;
(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五)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工作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七)加强学校优良传统教育和优秀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荣耀感,树立为学校增光添彩的信心和决心;
(八)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和谐健康、勇于奉献的滨医校园文化;
(九)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形成一支“信念坚定、品德高尚、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
七、实施《德育工程》的主要内容
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必须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传播正能量,实现新发展。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努力构建常规教育和专题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新体系。
(一)常规教育
将常规性德育教育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积极稳妥地做好以下十方面的教育活动。
1.理想信念教育。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标,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学生,教育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辨别各种社会思潮,正确研判社会发展形势,掌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与自我发展的关系,刻苦学习、励志成才,履行责任,勇于担当,树立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2.爱国主义教育。以弘扬和培育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为核心,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把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理性表达爱国情感,培育开拓进取精神,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掌握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和奉献社会的本领。
3.人生观教育。主要包括人生理想、人生价值、人生态度和集体主义精神等。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到人生价值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公民意识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学习和宣传《山东省公民基本道德行为四十则》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大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和文明行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理念,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5.形势政策教育。以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和国内外形势热点、焦点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形势政策教育。为学生分析社会发展形势,讲解政策,解疑答惑。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事件,正确认识和分析国内外政治发展趋势,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坚定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6.心理健康教育。以构建学生“内心和谐、阳光生活”为重点,深入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加强心理健康知识、个性心理品质、心理调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优先发展的意识,不断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及时预防和疏导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关系、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问题,培育乐观豁达、锐意进取、百折不挠、善于合作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乐观生活、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7.安全法制教育。以学生遵纪守法,确保生命安全为重点,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遵纪守法观念。深入开展珍惜生命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交通安全教育培训、防灾减灾科普培训、重大集会场所逃生训练等系列活动,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
8.素质拓展教育。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把德、智、体、美、劳等有机结合,深入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加强大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寓创新精神于培养活动中,不断提升学术、科技和文化水平;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养成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健全体魄,茁壮成长;加强美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增强辨别美丑和提高审美的能力;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促进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9.地域特色文化教育。结合我校地处“蓝黄”国家发展战略核心区域的现实状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加强地域特色文化的教育。既要深入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大力传承山东人民忠厚纯朴、勇敢坚韧、豁达包容、重诺守信、不甘落后、创新实干的优秀品格,弘扬沂蒙精神,积极培育和弘扬新时期山东精神;也要深入挖掘和宣传黄河文化和胶东文化的亮点和特色。要把“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发扬光大,提高用黄河文化和黄河精神育人的能力。同时也要把胶东文化中“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和革命品质寓于教育全过程。把两种地域文化作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资源,进一步凸显了我校德育工程工作的特色和优势。
10.医院文化的教育。医院文化中孕育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人性力量和德性光辉,要以加强医德建设为抓手,不断促进校园文化与医院文化的有效对接和融合,教育学生在积极弘扬滨医精神,秉承“仁心妙术”、发扬优良校风与学风的基础上,增强对“大医精诚、悬壶济世、尊重生命、无私奉献”医院文化的认同和实践,努力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操守和精湛的临床技能,学会与病人有效交流,提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养成自觉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分类教育
针对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好如下专题教育活动:
1.一年级重点开展“实现角色转变,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为专题的教育活动
(1)适应性教育。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中学时期与大学生活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逐步养成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积极学习的习惯。在不断的质疑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中学生活与大学生活的无缝对接。
(2)国防教育。通过开展军事理论课、军事训练和参观军营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磨练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精神,在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和一定的军事技能的基础上,成为国防后备力量的生力军。
(3)专业思想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念,增强专业认同,培养专业兴趣,端正学习态度,熟悉和掌握大学阶段学习规律和方法,为全面提高专业素质,掌握专业技能打下良好基础。
(4)遵纪守法教育。以《大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手册》、《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为依托,积极开展遵纪守法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5)网络道德教育。教育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虚拟世界,理性上网,提升明辨网络信息是非真伪的能力,主动拒绝不良信息,自觉抵制网络不法行为,养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6)诚信教育。结合学费收缴、助学贷款、考风考纪等学生日常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诚信教育,健全完善学生诚信档案,精心组织诚信创建活动,大力培育诚信文化,积极倡导讲诚信、重信用、守承诺,引导学生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真诚做人、守信做事。
2.二年级重点开展“强化专业认同,培养专业学习兴趣”为专题的教育活动
(1)专业认同教育。结合学生一年的学习情况,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专业建设的目标、思想、理念、方案实施、专业优势和特色,能清醒认知与国外名校专业建设之间的差距,使学生明确奋斗目标,提高专业学习能力和增强专业认同意识。
(2)特色理论教育。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帮助学生坚定信念,提高理论思维、底线思维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的学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与指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成长经历以及所学专业,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使“学习主动性、生活快乐性和文化主导性”的教育理念不断得到实施,并在实践中逐步修正和完善,引导学生顺利成才。
(4)人文与科学精神教育。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交叉进行人文、科学和艺术方面的教育,拓展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其提高人文、科学与艺术素养。
3.三年级重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就业创业能力”为专题的教育活动
(1)职业规划教育。全方位、全程化地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发展目标做出理性的思考和科学的规划,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自己的职业方向、目标,避免盲目性,增强针对性,使学生积极进行就业能力锻炼和知识储备,提升就业竞争力,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做好全面的准备。
(2)专业技能教育。根据专业学习特点,不断充实实践教学的内容,强化专业见习实习,加强专业实践与实习基地建设,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学生顺利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3)创新能力教育。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氛围,通过构建创新能力教育平台,扶持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举措,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获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教育学生树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识,早规划、早准备、早实施,在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实现人生的价值。
4.四、五年级重点开展“讲责任,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为专题的教育活动
(1)社会责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爱国荣校、奉献社会的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完善思想品格,要把专业学习和奉献社会教育高度融合,教育学生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规划和选择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2)创业就业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理清创业就业思路,明确创业就业方向,丰富创业就业知识,制定创业就业计划,在不断的实践和奋斗中,实现个人理想。
(3)感恩教育。教育毕业生具有“饮水思源,心怀感恩”之情,要在感恩母校、感激老师、感谢同学和感动自我的氛围中,珍惜同学友情、师生感情和母校真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母校留下一份温馨、留下一份关爱和留下一份美好的记忆。要进一步把“五心”教育活动贯穿到感恩教育活动始终,增强学生感恩意识和奉献社会的大爱情怀。
(4)文明离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补充新知识,提高新能力。教育学生胸怀祖国,志存高远,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勇于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通过开展文明离校教育、励志教育,使毕业生感恩母校、奉献社会、报效祖国。帮助毕业生按时、顺利、文明离校,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走向社会,步入工作岗位,展现滨医学子的良好形象。
八、实施《德育工程》的途径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此,高等学校必须广泛深入地开展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主要内容的“三育人”活动,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学校教师,管理人员和后勤职工都必须认识到,培养人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成好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必须全体行动起来,把本职工作和育人工作结合起来,强化育人意识,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切实形成良好的全员育人的环境和氛围。
通过构建“五大育人系统”、“两大课程群”、“四大服务体系”和“三种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和自我育人的道德功能,积极构建并逐步完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
(一)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是“三育人”工作的核心,要充分认识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教书育人职责。教师既要认真履行《教师法》规定的教书育人任务,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并内化为自觉行动,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同时,也要严格遵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道德规范,言传身教、率先垂范,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和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教育感染学生,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教师通过担任班主任、兼职辅导员等途径,积极主动地参与对学生生涯规划、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就业创业指导等工作中,形成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相互合作、教学相长的育人机制。1.基本要求
(1)全体教师要以良好的师德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为人师表,严以律己,言传身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结合本职工作,疏通联系学生的渠道,与学生广交朋友,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主动关心学生成长成才,作学生的良师益友。逐步推广导师制。
(2)全体教师要以治学严谨的良好学风和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认真备课和授课,要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纪律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教育,培养学生勤奋、严谨、求实的精神。
(3)教师要努力钻研业务,用最新的学科知识武装自己,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授课内容,大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4)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渗透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给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指导。在教学中对毕业班学生进行热爱专业、服从祖国需要教育,鼓励学生到基层去、到中西部等相对艰苦的地区去,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
(5)“两课”教师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6)精心组织好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等活动,帮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国情;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贡献力量的观念。
(7)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教学实验、下工厂实习、医院实习、生产劳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严格要求,加强教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和求真务实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8)研究生导师应对研究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在指导研究生进行业务学习的同时,要积极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研究生处理好理想、事业和个人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国家利益为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注重基础和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等能力的全面培养,注意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
同时,每名教师都有承担班主任工作的义务和责任,并形成工作机制,加强考核与管理。教师在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要充分考虑其担任班主任的工作经历和工作业绩。40岁以下的专业教师必须有担任班主任或兼职辅导员的工作经历(一般是2-3年),并考核合格;否则不能参加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或续聘同一专业技术职务;鼓励其他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党员教师应成为教书育人的骨干和模范,用党风带教风、促学风,以党性铸师魂、做榜样。教学督导员也是教书育人的督导者,要加强对教风和教书育人情况的检查督导。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2.具体实施(1)德育课程教学
A.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课程和重要途径。要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列入学校重要的教育教学改革规划日程,作为学校重点课程和重点学科进行建设。严格落实上级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门数、学分及相对应的课堂教学学时,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推广教材,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统编教材,将实践教学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覆盖绝大多数学生。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理论知识考试与思想表现考核相结合的成绩考核办法,逐步建立形成性评价方式,提高教育效果和教学质量。要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专项课题,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的课题申报、课题研究和成果评选,提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能力,增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B.形势政策课。形势政策课是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方法和途径。把形势政策课贯穿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形式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发展形势,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当前国际发展形势和国际关系状况,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引导大学生密切关注国情、社情、民情,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上来,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时事观、政策观和政治观的教育,切实提高形势政策课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进一步完善形势政策课教学体系和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落实教学计划、教材编写、教学队伍和课时津贴等具体问题。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负责对形势政策教育宣讲提纲的编写,建立形势政策教育资源库。形势政策课和形势政策报告会可聘请学校党政领导、中层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担任主讲教师,外聘地方党政领导、社会知名人士等担任特约专家。教务处、人事处等职能部门和各二级学院要把形势政策课和形势政策报告会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并做好工作量统计和津贴发放等工作,保证其享受与其他学科课程同等的课时津贴,确保形势政策课的顺利开展。
C.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加强大学生德育建设,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建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制度,并给予相应学分。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着重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的原则。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法上,力求贴近学生、完善学生和发展学生。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功能和作用,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水平;要善于把握和利用各种有力契机,譬如5.25心理健康周、国际心理健康节等开展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和普及活动,形成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工作机制。D.就业指导规划课。就业指导课是加强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课程,纳入学校必修课或限选课。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开设就业指导网络课堂,建立职业测定平台。根据就业形势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内容,重点突出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择业技巧、就业形势和创业教育等内容。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增强针对性,突出前瞻性,帮助学生熟悉国家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就业质量。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自觉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树立到基层就业,到艰苦地区接受锻炼的决心和信心,不断提升干事创业、完善自我的能力和水平。
F.国防教育课。高等学校学生开展国防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通过军训以及军事理论课教学使学生锻炼体魄,磨练意志,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主义热情,进一步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团结协作、令行禁止的优良作风,同时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预备役军官。不断探索教学形式,完善教学内容,借鉴军训中高效的管理方法,将学生军训与学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军训中的优良作风和精神面貌带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去,养成早操锻炼、保持良好内务卫生等习惯。加强与国防军事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国防教育的新途径,坚持培养和输送优秀毕业生到国防军事单位工作,投身国防事业。
(2)专业课程教学
专业课程教学是增强学生专业认同,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和培养专业兴趣的重要渠道。要根据专业课程设置特点,有的放矢的把德育思想、理念和内容融入教学大纲之中,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因素,实现专业课程教育和德育内容的有机融合,不断强化学科专业的德育教化功能。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知识的讲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行为品格、社会责任、敬业创新、勇于奉献等德育内容的教育。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人事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要协调各教学单位,结合学科特点,建立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学科德育考评和奖励体系。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晋升、进修、培训、人才选拔、将先评优等方面突出各专业学科中德育考评结果的作用。充分肯定教师发表的有关教书育人的文章、著作、科研成果及开展的优秀教育教学示范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激励广大专业课教师以较高的道德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
(二)管理育人
管理也是教育,是一种负有特殊功能的教育过程。高等学校管理育人,就是要求管理者充分发挥学校内部人、财、物等因素的作用,同时利用校内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并领导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要结合本职工作,牢固树立“爱校如家、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并引导全体教职员工,根据岗位特点,挖掘利用校内外各种有利条件和资源,言行一致,以身示范,把育人工作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实现学校的德育目标创造良好的环境。
1.基本要求
(1)学校各级管理部门、管理工作者都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管理过程就是服务和育人的过程,各级管理工作者一定要树立管理育人的观念,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2)全体管理工作者要通过帮助、启发、教育、服务、熏陶、感化等方法,在组织、协调、沟通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管理、热情的服务使教师敬业乐教、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成为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使学生刻苦学习、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尊师爱校、遵纪守法,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体中层干部要认真执行和落实中层干部兼任本科班联系人制度,深入所联系的学生班,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
(3)各级管理工作者要忠于职守,努力工作,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在各自的岗位上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主动为学生排忧解难,以自己严谨的作风和热情周到的服务感染、教育学生。
(4)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要敢于管理、严于管理和善于管理。要耐心教育学生,不论在何处,凡遇到本校学生有不符合校规的言行,要敢于制止和教育。
(5)各级党政干部要坚持原则,严明纪律,清正廉洁,不谋私利,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为师生树立良好形象。校、院各级领导坚持听课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教学、科研、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关心师生疾苦,为师生排忧解难。
(6)辅导员是育人工作的主力军,应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负责,要认真贯彻执行《滨州医学院辅导员岗位职责》,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全身心投入到育人工作中去;要经常交流经验,定期向党总支和院长报告工作,并与任课教师保持经常联系,介绍学生情况,沟通信息,辅导员每周要在所负责的年级跟班听课两次。
2.具体实施
(1)党建系统
全面发挥党建系统的思想优势、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学校党建工作的始终。
加强党建工作阵地建设,掌握党建育人的主导权。发挥学校各类宣传媒体的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校广泛宣传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积极发挥各基层党组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在具体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充分体现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把基层党组织和党支部建设成为“党员之家”,为广大党员排忧解难的同时,成为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保证党的利益与群众的利益高度统一,党始终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加大对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工作、组织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拥护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把握党建育人的主动权。各级党组织要以创建学习型和创新型党组织为引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十六字方针,把优秀大学生吸纳到党组织中来,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和凝聚广大优秀工作者和先进分子的核心,扩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影响力。着力完善学生党支部建设,努力实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重视党员培训工作,形成党员学习有计划、有制度、有记录的制度。建立校院两级党校,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学生党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各级党组织要密切配合、积极探索,逐步实现学生党建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的党建工作格局,努力实现党建育人的全覆盖。
(2)学工系统
学工系统要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工队伍,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以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为中心,以“奖助工作体系、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公寓服务”为四大保障,不断创新工作措施和途径,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
以先进的学生管理理念引导学生。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校逐步形成了“一二三四五”的学生工作理念。具体而言,就是“一个目标”,“两项宗旨”,“三性教育”、“四化建设”、“五导引领”等五方面的内容。一个目标就是“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两项宗旨指的是“仁心育人、妙术济世”,把“仁心、妙术”校训融入到学生工作理念中。三性教育是指“学习的主动性、生活的快乐性和文化的多元性”三者的高度融合。四化建设是指“教育内容科学化、管理措施规范化、服务体系人性化和学工队伍建设专家化”。五导引领主要是指“思想教导、学习辅导、生活引导、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
以完善的制度规范学生。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学生身心状况的不断变化,结合工作实际,对有关学生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用制度的刚性规范和榜样的柔性示范教育和引导学生,努力提高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和教育实效性。
以高素质的学工队伍服务学生。高素质的学工队伍由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学工办主任、团总支书记、专兼职辅导员、全体学生干部等人员组成。要加强对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并提升到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的高度认识和理解。从政策制定、制度保障、物质待遇、发展平台等方面为他们安心生活、舒心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用学工队伍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高尚品质和敬业精神教育、影响学生,积极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每年省级与校级优秀辅导员作为先进典型和骨干分子培育对象,以此为引领,教育和引导广大辅导员积极进取,干事创业,切实提高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水平。
加强学生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学生工作重心下移,完善“校院两级、以院为主”的管理育人体制,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和积极性,鼓励各二级学院创建各具特色的学生工作育人模式。加强班级建设,实施班级工作量化考核,组织优良学风班级创建活动。加强典型示范建设,做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工作。
加强校风学风建设。充分利用每年举办的“学风建设月”主题教育活动的契机,加强对学生遵章守纪、文明礼仪、学习态度、评优表彰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争取以优良的考风促进学风建设,以优良的学风带动校风建设,把“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诚信友善”的学风贯彻和落实到学生的具体行为中,进一步彰显滨医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风尚。要坚持“四个从严”的要求,从严要求学生党员,从严处理违纪学生,从严管理学生干部,从严建设学工队伍,引导广大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3)团建系统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充分发挥共青团在教育、团结和联系青年学生方面的优势。把握学生现实需求和思想动态,把育人贯穿于思想引领、校园文化、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组织建设等各项工作中。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建立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度,构建学生素质拓展认证体系,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不断深化和创新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要适应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点,结合重大活动、重大节日和社会热点问题,通过个别谈心、理论讲座、班组学习讨论、社团交流活动、主题团日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多种形式,引导大学生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统一起来,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结合起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组织开展“弘扬传统美德、践行当代价值”主题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孝敬教育、勤劳节俭教育等,实现传统美德与当代价值相贯通。开展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深化“传统美德经典诵读”大型主题活动,运用道德讲堂、基层文化讲堂等载体,更好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人们心灵、陶冶道德情操。结合学校特点,继续打造“一节一月两晚会一讲堂一仪式”11211校园文化品牌工程。“一节”即上半年举办的“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一月”即下半年举办的“社团活动月”;“两晚会”即七月份举行的“毕业生晚会”,九月份举办的“迎新文艺晚会”;“一讲堂”即名人大讲堂;“一仪式”即升国旗仪式。继续打造周末校园文化工程,每个周末至少举办一项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基地,设立学生科技创新奖励基金,营造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氛围,调动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结合全国、全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和电子商务大赛等科技竞赛活动,在全校范围内扎实做好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培训工作,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管理引导工作,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社团,鼓励学生申请各类科研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科技交流活动,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努力打造滨医学子科技创新活动品牌。
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源泉和着力点,也是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学生就业创业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设计开展参观走访、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三下乡”等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世情民情,感受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理性认同。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明确的时间和任务要求;把教师参加和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完善志愿者活动运行机制,健全志愿者活动组织网络,规范志愿者活动服务项目,实现每个二级学院至少有一个志愿服务基地,每个班级至少有一个志愿服务项目,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项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打造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扎实推进共青团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加强团的建设。保证共青团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每年定期对团干部进行培训。做好团总支考评和团支部达标升级工作。加强对优秀团员的培养,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假如党组织的工作。开展共青团创先争优工作,培养选树先进典型,服务高校团组织的建设。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学习其他高校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提高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促进区域和山东省共青团工作的全面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综合管理系统
发挥各级党政干部和各职能部门的育人作用、育人功能,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到管理、服务工作之中,形成全员、全过程参与的育人局面。
党政干部要坚持原则,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率先垂范,无私奉献,以高尚的思想道德、个人品德和人格魅力为教职工和学生树立良好形象。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经常深入工作一线,及时发现和处理管理、服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积极主动的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广大医护员工要爱岗敬业、严明纪律,转变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操守为学生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全校教职员工要把工作的岗位变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阵地,树立爱校如家的意识和爱生如子的情怀。要对学校的一草一木、一针一线倍加珍惜和关爱;对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要敢于管理、严于管理和善于管理。
各职能部门要结合岗位职责,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程序,制定服务规范,公开服务承诺,强化工作措施,切实保证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贯彻执行,保障育人目标顺利实现。各部门之间要积极协调,做好调查研究,反馈学生意见,畅通信息渠道,完善合作机制,为德育工作建言献策,探索全方位多形式的育人手段和方法,形成育人合力。
继续坚持学校综合、后勤、保卫、学工、二级学院“五大系统”值班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善于发现学生中带有共性的问题,积极稳妥地化解学生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加强校园综合治理,不断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和工作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着力做好毕业生离校、法定节假日以及重大事件发生等重点时期的重点排查制度和安全稳定工作。
(5)自我管理系统
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平台,大学生自律组织为载体,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逐步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
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形势和自身能力特点,以学期和学年为时间单位,确定不同阶段的短期、中期和长期修身修学目标,力求做到任务明确,操作性强,措施得当,富有成效。并通过实践监督、考核和激励,促使学生及时修订规划,最终内化为成才动力,完成规划目标,达到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觉成才的目的。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指导学生培养并形成适应社会需求和个体发展需要的道德品质、个性气质、学习能力和职业理想。
指导和发挥学生党团组织、学生会、自律委员会、学生社团、科技创新小组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不断完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扎实推进各项常规教育和管理,引导学生在群团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自主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服务活动,创造性开展校园文化、学科竞赛、主题教育、科技创新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自觉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认真开展每年一届的“十大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在宣传和发扬他们先进事迹的过程,教育和引导广大同学自尊、自律、自爱、自强,在与艰难困苦生活的拼搏中,不断发展自我,成就自我。
(三)服务育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后勤服务工作在学校事业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坚持“学生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整合学校各种教育、管理和服务资源,不断健全和完善“精细化设计、项目化运作、人性化管理和品牌化打造”为工作理念的四大服务体系。
1.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体系
加强心理发展教育,建立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发展教育工作体系。完善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二级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委员会、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开展好新生心理发展教育轮训、新生心理普查、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常规教育活动。健全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立设施完备的心理测量室、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和团体辅导与训练。完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对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建立预警对象库,做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以及情况相互通报、定时跟踪调查等工作,实施主动帮助、重点关注,情况特别严重的,按有关规定及时加以干预或转介。积极鼓励辅导员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积极开展心理发展教育调查研究工作。要积极发挥心理教育教育中心的作用,积极为学生解疑释惑,排忧解难;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和指导,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对辅导员和心理委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为学生心理教育和服务的能力;要利用“5.25”心理健康教育节,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要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章和制度,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关注力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奖助育人体系
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建立和动态管理工作,按照“经济助困、思想解困、能力扶困和爱心帮困”的帮扶理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增强帮扶力度,加强人文关怀,在帮困中育人,在育人中解困,努力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完善政府资助为主体、学校资助为辅助、社会资助为补充的“奖、贷、助、补、减”学生资助体系。认真做好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和各类社会资助金的发放工作,重视资助工作环节管理,做到资格认定准确,评选工作透明,程序严格规范,资助措施落实,款项发放到位。努力做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有关文件精神,严格贷前、贷中、贷后管理。努力做好学生勤工助学工作,合理设置岗位,加强岗位管理,教育和鼓励贫困学生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积极做好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减轻学生医疗费用负担。积极争取社会支持,设立各种类型由社会爱心人士赞助的奖助学金。要积极发挥奖学金在评先奖优中的作用和功能,激励先进,鞭策落后,积极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要落实助学贷款的各项措施和制度,完善相关手续,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还贷能力,确保助学贷款发挥最大功效。要进一步完善助学金的评选和管理办法,既要做到公平公正,又要尊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隐私,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和对生活的信心。要尽可能多的创设勤工助学工作岗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使学生建立自力更生、劳有所获的意识。
3.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就业工作以“两个千方百计”(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为目标,以“三个强化”(强化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强化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强化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巩固完善“学校主管、中心统筹、学院主抓、全员参与”就业工作机制。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资金,加强就业创业基地建设,健全集“政策发布、信息共享、网上招聘、指导咨询、开辟就业市场”等多位一体的网上就业服务体系。通过严格考核,加大奖惩力度,细化工作措施,积极构建活动载体,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充分认识创业就业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科学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意识;积极开辟就业市场,为学生充分就业搭建平台;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创业就业的意识;引导学生树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创业能力。要完善“学校指导、院系为主、立足基层、理性就业”的工作思路,不断提升就业创业指导的能力和实效。
4.生活社区服务体系
学生公寓是学生群居的密集区,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落实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有关要求,深入学生公寓,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心学生思想生活,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坚持安全管理与学生发展成才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充分学生公寓文化育人功能,不断完善学生公寓服务体系。加大公寓安全科技设施投入,逐步安装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确保学生财物安全。完善公寓生活服务设施,改造公寓网络通讯设施,加快数字化公寓建设,满足学生生活学习基本需求。积极开展宿舍文化活动,营造整洁高雅和谐的宿舍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其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的功能。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宿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住宿学生教育管理,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制度。严禁学生自行在校外住宿,对特殊原因在校外住宿的学生,要制定切实措施,严格履行相关备案手续。健全公寓规范化管理条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严格规范管理,细化工作程序,公开服务承诺,提高服务质量,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使大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建立学生事务服务中心,逐步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服务规范,探索创新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建成学生事务一站式办理平台和综合服务窗口。后勤、国资、图书、财务、保卫等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围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创新管理体制,提升服务理念,在关爱中增强服务育人合力,把学生社区建设成集“思想教育、行为引导、生活服务、文化建设和特色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和重要窗口。
(四)环境育人
充分认识环境育人的重要功能,不断优化环境育人载体,提升环境育人水平。尤其重视滨州校区校园环境与烟台校区校园环境建设的融合、互补、主导和辅助的建设关系,努力推进“一校两区”文化校园建设。
1.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从办学理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校园标识、校训、校风、校歌、校规等方面统筹考虑,塑造特色鲜明、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形象,形成民主科学、自由屏风的校园精神;加强校内舆论宣传阵地建设,占领舆论制高点和先进文化话语主导权,提高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进一步发挥好《滨州医学院报》、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橱窗、阅报栏等舆论阵地育人作用,强化正面思想引导,弘扬主旋律,营造有利于学校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加大对在三育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例的宣传,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加强校园自然环境建设,不断修正和完善校园环境建设发展规划,健全和完善校园文化、科技、体育活动设施和生活服务保障设施,净化、绿化、形成崇真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文化氛围,努力建设绿色校园、人文校园、数字校园、平安校园和文化校园。
2.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大学德育新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德育工作,不断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占领网络思想教育阵地。积极加强网络德育工作阵地建设,通过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开展学生理论学习交流、心理健康辅导等工作,积极占领学生网络德育工作主阵地,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培育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形成网上引导与实践教育的合力,提高育人的成效。加强网络信息监控与引导,积极开展网上宣传引导工作,消除不良信息,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维护校园稳定。通过实施《滨州医学院网络论坛管理规定》等制度,对学生网上言行形成约束和规范,通过“他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文明习惯。积极开展网上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通过“网络技术竞赛”、网上优秀文艺作品欣赏等活动,打造良好的网络文化,使之成为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传统德育工作与网络德育工作的互动,大力推进辅导员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研究,构建一站式网络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网络为学生思想、心理、学习、就业、生活等提供信息服务,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使网络成为德育工作的另一有效途径,充分体现德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社会与家庭文化建设
努力争取和借助社会各种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德育教育基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邀请社会各界优秀代表人物来校做报告等多种途径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互动。积极争取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努力创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进一步完善辅导员走访家长制度、信息沟通反馈制度,通过召开家长代表座谈会、网络视频会谈、电话访问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良性互动的交流和合作机制。
九、实施《德育工程》的保障
建立健全与学校发展目标相衔接、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与规章制度相协调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学院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上下共同推进”德育工作保障体系。
(一)组织保障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按照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校长主抓、分管领导紧密配合的德育工作体制。校党委要充分发挥在德育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学校德育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工作原则、工作目标等等重要问题的研究和指导,主持制定德育的总体规划与实施计划,定期分析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德育工作状况。校长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教育广大师生医护员工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和理念,并积极转化为自身的行动。校党委成员根据各自分工,负责落实所分管部门的德育工作。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任主任,有关校领导任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等为成员的德育工程指导语协调委员会,全面领导全校德育工程的推进和协调工作。
各二级学院建立相应的大学生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二级学院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院领导任副组长,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为成员,统一领导本学院德育工程的推动和协调工作。
(二)队伍保障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实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新任专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共党员并具备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按不低于师生1:400的比例配备。鼓励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按照要求选送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学科研骨干参加全国和省(区、市)培训、研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定,注重考核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其技术职务高级岗位的比例不低于学校重点学科高级岗位设置的平均水平,且不得挪作他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表彰纳入学校各类教师表彰体系中,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定一定比例,进行统一表彰。
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到二级学院做兼职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每学年至少安排1/4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开展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活动。学校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项经费,列入预算,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收入不低于相关专业院教师的平均水平。
2.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
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职能部门专职政工干部及各二级学院党总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辅导员、团总支书记、专兼职辅导员与班主任。从配备与选聘、管理与考核、使用与培养、发展与保障等环节,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建设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政治辅导员的配备要坚持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逐步按照师生比不低于l:200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各二级学院要根据各年级学生数量和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班,每名教师原则上要具有担任一个教学班班主任的工作经历。认真贯彻执行《滨州医学院辅导员工作条例》,切实解决好辅导员的职称职务评聘问题,并在政策和待遇上有所倾斜,切实提高辅导员的工作地位。继续强化辅导员(包括专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双重身份认同,落实双重待遇,实现双线晋升。对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专职辅导员可担任二级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等相关职务。要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要重视是否具有辅导员工作的经历。
制定辅导员培养发展规划,建立辅导员上岗培训、日常培训、职业培训、专题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有计划地组织辅导员参加国际国内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鼓励和支持专职辅导员攻读相关硕士、博士学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学生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专职辅导员在职攻读学位和国内外业务进修,要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开展队伍轮训,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
完善辅导和班主任队伍管理考核办法,强化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细则,细化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任务,促使每一个辅导员和班主任都能深入到学生中,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定期评选表彰辅导员、班主任,并纳入教师表彰体系。对工作不称职的辅导员要进行批评教育,仍无改进的要调离工作岗位。继续设立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补贴,辅导员工作补贴按人均每月150元计算,班主任工作补贴按每月每生2元计算。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补贴全年按10个月计,结合考核情况发放。要充分发挥优秀辅导员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进一步提升全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形象和素质。
3.心理教育和就业指导课专兼职教师队伍
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按师生比不低于1:5000的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且不少于两名。按学生数的一定比例配备就业指导专职教师,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兼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课专兼职教师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应计算相应工作量。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专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将师资培训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经费预算。按照上级要求,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专职教师接受专业培训或参加学术会议,适时安排接受专业督导。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内容纳入新进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体系。
4.优秀青年教师队伍
青年教师作为学校教书育人的主力军,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要强化青年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相关要求,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把学习师德规范纳入青年教师培训计划,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的重要内容,激发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严守教育教学纪律和学术规范,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杜绝有损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定期开展教书育人楷模和师德标兵评选等活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营造优良校风教风学风,激励青年教师爱岗敬业,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
5.优秀校友代表队伍
校友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和实践者,对母校怀有深厚的感情和美好的期望。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校利益相关者,他们始终关注母校的发展和进步,并期盼为母校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滨医校友代表作为一个优秀的群体,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用不凡的业绩和成就进一步诠释了“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滨医毕业生品牌,为母校赢得了荣誉和骄傲。为提升他们在学生中知名度,每年将在毕业生中选取一定数量的优秀校友代表作为宣传和学习典型,进一步丰富学校德育工作的内涵,拓展德育工作的空间。
(三)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完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条例和相关规章制度。坚持德育工作例会制度。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门工作会;各二级学院德育工作实施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专门工作会。健全德育工作联系点制度。学校党委委员每人联系一个或几个二级学院,经常到联系学院听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各二级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或几个班级,经常走访所联系班级同学的宿舍。坚持党委委员接待日制度。每周安排一个下午,有一名校领导在学生事务服务中心与学生面对面,接待学生来访。对于学生反映的意见,要认真研究分析,及时责成有关方面处理,做到件件有回音。建立学生座谈会制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召开不同学科、专业、年级学生的座谈会,倾听他们对学校教学、管理、饮食、住宿等方面的要求、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改进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实行现场办公制度。对德育工作存在的涉及部门较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现场办公会,及时协调解决。
各二级学院要根据本院特点,建立健全贯彻落实学校德育系统工程的配套制度。各职能部门根据本部门特点,制定相应德育工作规范。
(四)经费保障按照《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关于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体系(试行)>的通知》(鲁高工委通字〔2012〕14号)规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费设立专门预算科目,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费占学校上一年度政府拨给的事业费和收缴的学生培养费或学杂费总收入比例应逐年增长”。按照《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鲁财教〔2007〕36号)第十九条规定,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根据上述规定,学校将德育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费设立专门预算科目,经费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学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建设、学生资助以及学生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养、表彰奖励等所需费用。此外,把建设适应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德育设施、设备和活动场所、基地纳入学校总体建设规划,并从基本建设费和设备费中给予保证。各二级学院也要高度重视本单位德育经费的投入,包干经费中应有足额经费用于本学院的德育工作,切实为学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队伍培训、德育研究及提高班主任补贴等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五)特色保障积极挖掘和整合具有学校本土化特色的残疾人高等教育资源,用身边的典型事例和优秀人物作为宣传和示范的重点,创新和完善残健融合、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突出残疾人高等教育优势,进一步彰显我校“爱残助残、大爱无疆”的德性光辉和社会担当。要以实施财富工程为契机,以学习和宣传在学校办学历史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为抓手,进一步整理、梳理和完善已退休老领导、老教师和老职工的有关材料,争取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宣传和歌颂他们爱校如家、敬业奉献、勤政廉洁和勇于担当的宽广胸怀和高尚品格。
十、积极营造推进《德育工程》顺利实施的浓厚氛围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工作深入开展。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德育工作学习教育列入各级党委(党总支)中心组学习计划,纳入党校和团校培训教学内容。推进实施理论惠民工程,拓展理论大众化的广度深度。充分利用滨医大讲堂、名家讲座等宣讲品牌,进行宣传教育。实施理论研究创新工程,发挥学校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课题组、社科规划项目、社科优秀成果评奖的导向带动作用,推出更多有分量、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加强社会舆情分析研判,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
(二)新闻媒体要发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和先进道德典型的主渠道作用。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校报、电台和电视台要在重要版面时段,推出专栏专题,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教育的传播效果。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教育的网上传播阵地。推动社会主流价值占领学校网络舆论阵地,建设我校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网上资料库。鼓励和引导各院(系)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建设和应用各类网络文化教育平台。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方式,增强针对性和互动性,扩大学校道德教育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十一、德育工作评估
学校德育工作评估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标准,从各单位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制定的德育工作指标,对各单位落实德育系统工程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通过评估,进一步调动全员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并及时发现和推广模范典型和先进经验,推动德育工作由软变硬,由虚变实,虚实结合,相得益彰。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任务落到实处,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滨州医学院《德育工程》评估办法
(四种具体评估办法)
滨州医学院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办法…………44
滨州医学院二级学院德育工作评估标准………………………47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及实施办法…………62
滨州医学院师德标兵评选办法…………………………………68
滨 州 医 学 院
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办法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滨州医学院德育工程实施意见》等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推荐评选范围
(一)德育先进个人的评选范围
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
(二)德育先进集体的评选范围
符合学校德育先进集体条件的学校各部门、二级单位。
二、推荐评选条件
(一)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推荐评选条件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2.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德育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崇德向善,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爱校如家、教书育人成绩突出;
3.努力学习并掌握从事学校德育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德育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德育工作能力,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勇于开拓创新,积极参加德育科研和实践,成绩显著,具有榜样示范作用;
4.从事德育工作三年以上,且仍在从事本工作。
(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推荐评选条件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执教;
2.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3.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方面成效显著。在推进和谐校园(人文校园、平安校园、书香校园、创新校园、优美校园、廉洁校园)建设中做出积极贡献,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三、推荐评选名额
各单位在全校范围内推荐出先进个人5名、先进集体4个。
四、推荐评选程序
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采取自上而下推荐、评选和公示的办法,每两年评选一次。各二级单位党委要严格按评选条件,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推荐,并向学校党委宣传部上报推荐意见,党委宣传部组织有关部门负责人择优评选,报学校党委审定,并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
五、奖励办法
(一)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由学校发布表彰决定,授予证书,并给予2000元奖励。
(二)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由学校发布表彰决定,并颁发证书、奖牌和给予5000-10000元奖励。
六、有关推荐评选要求
(一)各单位要以此为契机,积极做好德育工作评选的宣传、组织工作,总结德育工作经验,推动我校德育工作上水平、上台阶。
(二)要严格按照推荐评选条件和程序,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走群众路线,切实保证评选推荐质量;事迹材料要真实具体;凡不符合评选条件要求,弄虚作假的将取消评选资格,并实行责任追究制。
(三)各单位务必在每年的6月15日前做好推荐工作。推荐上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分别附1500和500字左右的先进事迹材料。
(四)逾期不报者,视为放弃。
七、本办法由滨州医学院党委宣传部负责解释。
八、本办法自2014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滨州医学院二级学院德育工作评估标准(满分400分)
一、德育基础工作(100分)
评估项目 | 评 分 标 准 | 评估 分值 | 评估 方法 |
组织领导 | 1.学生德育工作纳入二级学院事业发展规划(1分)。 2.“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二级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具体体现(1分)。 3.建有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实施小组,每学期至少召开2次专门工作会议(1分)。 4.将德育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同时部署、同时检查(1分)。 5.制定了贯彻落实学校德育系统工程的配套制度和实施办法(1分)。 6.建立了二级学院领导联系班级制度,经常走访学生宿舍开展谈心活动(2分)。 | 7 | 材料审核、 座谈会 |
队伍建设 | 1.按照师生比不低于l:200的比例配齐一线专职辅导员(3分)。低于l:200扣0.5分;低于l:300扣1分;低于l:400扣1.5分;低于l:500扣2分;低于l:600及以下扣3分。(二级学院已递交进辅导员申请,但未经学校批准的不扣分)。 2.每个班级配有兼职班主任或指导教师(2分)。 3.严格落实学校班主任工作相关规定:40岁以下的专业教师必须担任班主任工作至少满两学年,并经考核合格,否则,不予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续聘专业技术职务;同时,鼓励其他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2分)。 4.专职德育工作人员院内待遇落实到位(2分)。辅导员院内津贴、奖金低于教师平均数,每例扣1分。 5.辅导员获奖(2分):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每人次加2分;在学校年度考核及辅导员工作考核中成绩优 秀的每人次加1分。累计加分∕院辅导员总数排序,依2,1.9,1.8…得分。 6.学工人员考勤(4分):学工系统值班、会议、检查等活动,每缺勤1人次扣1分。按累计扣分数倒排序,依4,3.8,3.6,3.4…得分。 | 15 | 材料审核、 座谈会 |
条件建设 | 1.从业务经费中取出足额资金用于本学院的德育工作,并逐年加大投入力度(2分)。 2.专职德育人员外出学习、参加会议有经费保证(1分)。 3.给专职德育工作人员订购必要的图书资料(1分)。院资料室至少订阅5种德育刊物,少一种扣0.2分;每年为团总支订阅报刊少于两种扣0.2分。扣完1分为止。 4.注重德育宣传设施建设,及时添置德育工作必备的器材设备(2分)。无板报、宣传栏等基本宣传设施的扣1分;无音响等基本学生活动用器材设备的扣1分。 5.专职德育人员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和完善的办公设施(1分)。 6.有专门的学生活动用房和完善的设施(1分)。学生会无专用办公室扣1分;设施不完善扣1分。 | 8 | 材料审核、 实地查看 |
“三”全育人 | 1.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明确思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制度健全(2分)。 2.专职教师结合课程特点,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大纲,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强化学科德育功能(2分)。3.有调动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形成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机制(2分)。 4.专职教师严格落实学生上课考勤制度;严格遵守教学纪律和学术道德规范,师德素养较高,课堂教学无不良言行(3分)。落实不好的每例扣0.5分;发生一次教学事故扣1分。扣完3分为止。 5.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就业指导课、国防教育课纳入正常教学计划,并积极协调落实好工作量和津贴统计发放等工作(5分)。一门课程不达标扣1分。 6.开展了大学生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有跟踪调查毕业生发展情况的制度(3分)。 7.学院办公室、团总支、资料室、实验室等科室工作人员服务学生热情周到(2分)。 8.每学期请校外德育辅导员给学生至少做一次报告(1分)。缺一次扣0.5分。 9.注重校外德育基地建设,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德育基地;与社区有合作育人工作机制,每年组织开展合作育人活动(3分)。无德育基地、与社区无合作育人工作机制各扣1分;每学期活动少于1次的扣1分。扣完3分为止。 10.建立并落实与学生家长联系制度。注重定期给学生家长联系,互通学生学习生活等情况,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代表座谈会(2分)。 | 25 | 材料审核、 实地检查、 访谈学生。 |
学风建设 | 1.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政策与措施,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活动(3分)。 2.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主动、奋发向上,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考纪良好(5分)。教室内有打扑克、乱喊乱叫、乱打乱闹等不文明现象,每例扣0.5分;考试作弊者,每例扣1分。自查自报者不扣分,扣完5分为止。 3.经常开展大学生学习指导工作,学生比较满意(2分)。 4.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晨读活动、学习经验交流会、考研经验交流会等(3分)。 5.学生档案管理规范,内容完备;学习成绩填写准确无误,管理严格(2分)。档案不规范、内容不完备、成绩填写不准确者,每例扣0.5分,扣完2分为止。 | 15 |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
学生党建 | 1.本科生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3至4年级)有党支部(1分)。不达标各扣0.5分。 2.建有二级学院分党校,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学生党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党员学习有计划、有制度、有记录。(2分) 3.发展党员公开公正,标准严格,程序规范,积极开展学生党组织生活。(2分)。 4.党员模范作用发挥好,同学满意度高(3分)。(通过问卷)30%以上学生认为党员作用发挥不好扣1至2分。 5.积极探索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在学生党建进公寓、进社团、进网络等方面有新探索(2分)。 | 10 |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
德育研究 | 1.专职学工人员(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专职辅导员)每人每年正式独立发表一篇关于德育工作的文章加1分,合作者按人平均值计。 2.积极申报研究德育课题,获得国家级立项(有经费支持)加4分,获得省级立项(有经费支持)加2分,自筹经费项目减半加分。 3.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评选、全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课题研究优秀成果评选等活动中,获奖论文加分,省级以上:一等奖每篇加3分,二等奖每篇加2分,三等奖每篇加1分;市级或校级参照省级的一半标准加分。(重复获奖按最高分计,同一篇文章按最高分计,合作者按人平均值计。) 4.累计得分∕专职学工人员(党总支副书记、团总支书记、专职辅导员)总数排序,全校前3名、前4至6名、7至10名分别得5分、4分、3分,其余得2分。 | 5 | 材料审核 |
德育特色 | 工作富有特色、善于创新,每项加1至2分。加满5分为止。 | 5 | 评议认定 |
师生满意度 | 10 | 材料审核、 问卷调查 |
二、共青团工作(100分)
评估项目 | 评估内容及评分标准 | 评估 分值 | 评估 方法 |
思想引领 | 1.常规性教育活动(5分)。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常规性宣传教育,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宣传教育;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以及党史宣传教育;利用重要节庆日、重大事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时代精神教育;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等。 2专题性教育活动(5分)。一年级重点开展“讲文明、遵法纪、正学风、争做合格大学生”专题教育;二年级重点开展“讲诚信、明目标、固信念、力求全面发展”专题教育;三年级重点开展“讲理想、比成才、争创新、提高综合素质”专题教育;四五年级重点开展“讲责任、比奉献、勇创业、争做优秀毕业生”专题教育。各项专题教育活动,有特色,有实效。 3.网络思想政治工作(5分)。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1分)。团总支在二级学院主页有专门的一级栏目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有以网站、即时通讯、电子邮件、手机微信、微博等为主要方式的信息化联系体系,建有延伸到宿舍的学生信息员队伍(2分)。建立健全网上学生思想动态监测体系,及时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2分)。 4.培养和发现学生典型(5分)。积极推荐学生参加市级、省级、国家级的评选表彰。在没有分配指标的竞争性评比中获奖,国家级、省级、(市)校级集体奖分别加10分、8分、4分;个人奖分别加5分、4分、2分。同一项活动重复获奖的,按最高分计。累计加分/学院学生总数排序,全校前3名、前4至6名、7至10名分别得5分、4分、3分,其余学院得2分。 5.分类引导青年工作(5分)。抓好《大学生思想引导大纲》的使用,认真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新生入校起,分层次分阶段引导学生搞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 25 | 材料审核、访谈学生 |
组织工作 | 1.按期进行团支部换届选举(2分)。无故不按期进行的,每出现一个支部扣0.5分。 2.认真开展共青团组织创先争优活动,圆满完成团支部达标升级工作(2分)。 3.团员注册规范、团干部信息完备、更新及时(2分)。 4.认真完成团费收缴工作(3分)。不按时足额缴纳团费者,每个团员扣0.5分。 5.举办学生骨干培训班(2分)。 6.健全学生干部选拔、约束、激励和保障机制(2分)。 7.按规定开展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2分)。 | 15 | 材料审核、访谈学生 |
宣传工作 | 1.反映团学工作的稿件录用情况,根据(A+2B+10C+15D)累计加分,全校前3名、前4至6名、7至10名分别得7分、6分、5分,其余学院得4分。A指《滨州医学院报》、学校网站主页、学校学生工作网页等; B指《烟台日报》、《滨州日报》、烟台电视台新闻频道等; C指《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新闻联播、“山东共青团”网站、山东高校学生工作在线等; D指《中国共青团》、《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 2.上报宣传证明材料,报刊稿件须提供报纸原件或网页截图打印版;电视台宣传报道提供完整视频材料或网页截图打印版;电台播出的要提供播出频道和稿件;网络稿件要提供网络链接地址和网页打印稿,仅书面证明无效。 3.同一稿件重复刊登按最高分计。凡在社会实践等项目考核中已经计入宣传成绩的,考核时不再计入本项。 | 7 | 材料审核 |
校园文化及科技创新 | 1.积极设计承办学校科技文化艺术节各项活动(5分)。 ①承办每项活动加2分,校级精品活动加3分; ②获得艺术节组织奖的学院,每个加1分; ③获得单项活动集体奖:一等奖得0.8分,二等奖得0.6分,三等奖得0.4分,组织奖得0.2分; ④获得单项活动个人奖:一等奖得0.4分,二等奖得0.3分,三等奖得0.2分,优胜奖得0.1分。 ⑤按名次计算的活动,第1名按一等奖,第2、3名按二等奖,第4、5、6名按三等奖,第7名以下按组织奖或优胜奖计算。 ⑥被校团委推荐选送参加科技文化竞赛活动,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表彰的,分别按校级4倍、3倍、2倍计分。 同一项目按最高分计,不重复加分;累计得分/学院学生总数排序,全校前3名、前4至6名、7至10名分别得5分、4分、3分,其余学院得2分。 2.积极设计承办学校体育节各项活动(5分)。 考核计分办法同科技文化艺术节。 3.积极承办校园周末文化活动(5分)。团委统一规划、每个周末每个学院至少举办一项周末文化活动,缺一次扣1分;活动效果较差的每次扣0.5分。 4.注重校园文化创新,积极开展胶东文化进校园活动(5分)。每个二级学院至少培育1个具有本院特色的文化活动(论坛)品牌或富有专业特点的学术讲座(报告)品牌。全年举办4场次以上的各类学术讲座(论坛),缺一场扣1分。 5.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指导,配备社团指导教师;积极参加社团文化节,举办社团展演(4分)。积极申报校级社团,未申报扣2分;社团违反审批程序和管理规定,酌情扣1至3分。社团获奖:国家级加6分,省级加5分,校级十佳社团的加3分。同一社团获得多项称号,以最高者计。累计得分/学院学生总数排序,全校前6名、7至12名分别得4分、3分,其余学院得2分。 6.积极推荐优秀学生文艺骨干参加校大学生艺术团,大力支持学校大型文艺演出及文体比赛活动(2分)。凡选送节目参加校级重大演出,每个节目加1分。累计得分/学院学生总数排序,全校前6名、7至12名分别得2分、1.5分,其余学院得1分。 7.搭建本院学生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措施具体,学生参与面广泛,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评价好(4分)。 | 30 | 材料审核访谈学生 |
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 | 1.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落实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教师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 2.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育人基地,并不断巩固与实践基地的伙伴关系和长久的合作意向。 3.有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计划,定期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社会观察活动,有完善的考核办法。 4.圆满完成学校部署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任务和指标。 5.典型活动材料、总结、社会调查报告报送及时准确。 6.重点团队活动实效明显、成绩突出,活动有创新。 7.在实践过程中主动与地方媒体联系,有媒体对团体的认可并进行正面报道。 每年组织一次学院社会实践活动经验交流暨评议活动,依评定成绩排序,全校前3名、4至6名、7至12名分别得10分、9分、8分,其余学院得7分。 | 10 | 材料审核、访谈学生 |
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 | 1.运行机制和组织网络健全,服务项目规范。每个二级学院至少有一个志愿服务基地,每个班级至少有一个志愿服务项目;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项志愿服务活动。不达标各扣1分。 2.支持组织学生开展公益活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视情况每次扣1至2分。加满2分为止。 2.积极组织发动学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并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每入选1人加2分。 3.承担团委平均分派的志愿服务活动。缺勤或完成质量不高,视情况每次扣1至2分。 4.单独完成团委安排的活动。每项活动视情况加1至2分。加满2分为止。 5.受到团中央、团省委、团市委或校团委表彰:集体每项分别加6分、4分、2分;个人分别加3分、2分、1分。 同一工作以最高计,累计总分/学院学生总数排序,全校前3名、4至6名、7至12名分别得8分、7分、5分,其余学院得4分。 | 8 | 材料审核、访谈学生 |
师生满意度 | 5 | 材料审核、问卷调查 |
三、教育管理工作(100分)
评估项目 | 评估内容及评分标准 | 评估 分值 | 评估 方法 |
入学教育 | 有新生军训和入学教育实施细则,入学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严格组织新生入学教育知识测试。根据军训和新生入学教育测试总成绩排序,前6名得2分,第7至12名得1.5分,其余学院得1分。 | 2 | 材料审核 |
安全稳定 | 1.有维护安全稳定的综合防控机制和突发事件紧急处置预案(3分)。预案或机制不健全各扣0.5分。处理学生突发事件,二级学院主要领导不及时到场,每人次扣1分;分管领导不及时到场,每人次扣0.5分;其它专职学工干部不及时到场,每人次扣0.3分。在敏感期和重大事件发生期间,启动24小时值班制度和零报告制度,无制度或执行制度不严格,酌情扣0.5至1分。扣完3分为止。 2.建立并严格执行学生上课及离校请销假制度(3分)。无考勤制度或执行制度不严格酌情扣1至2分。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及寒暑假,准确核实并按要求上报离校、留校、返校学生人数,漏报或上报不及时酌情扣1至2分。扣完3分为止。 3.经常性开展学生安全教育(3分)。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安全专题讲座和一次逃生演练,确保每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接受过一次安全知识培训。讲座和演练缺1次各扣1分;同学参与率低于100%扣0.5分,低于95%扣1分;低于90%扣2分,扣完3分为止。 4.学生严格遵守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情况(5分)。违反规定者按以下办法扣分:①将煤油炉、液化气炉、酒精炉或电炉子、电熨斗、“热得快”等大功率电器以及汽油、酒精等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品带入公寓或教室,以及在公寓、教室内存放或使用的,每人次扣5分;②使用明火、吸烟、焚烧垃圾或废纸、在床上点蜡烛看书者,每人次扣3分;③私自改装供电线路、乱接电源以及离开房间不及时关闭电器(如手机充电器等)者,每人次扣2分;④破坏、挪用消防设施、消防器材者,每处扣1分。⑤不服管理、无理取闹者,每人次按两倍统计;引发火灾的每人次按五倍统计。⑥存放其它安全隐患物品每发现一项扣1分。学院自查、自报的不扣分。违纪扣分总数/学院学生总数倒排序,全校前3名、前4至6名、7至10名分别得5分、4分、3分,其余学院得2分。 5.严禁学生私自在外租房情况(2分)。私自在外租房每人次扣1分。学院自查、自报的不扣分。累计扣分总数/学院学生总数倒排序,全校前3名、前4至6名、7至10名分别得2分、1.5分、1分,其余学院得0.5分。 6.学生严格遵守交通、饮食、游泳、不参与营销等规定情况(3分)。违规者每人次扣0.5分,扣完3分为止。 7.有抵御和防范利用宗教对学生进行渗透的措施和办法(2分)。 8.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负责人及时与学生签订安全责任书,并按班级装订成册(4分)。漏签1人次扣0.5分;装订不规范,每个班级扣0.5分。扣完4分为止。 | 25 | 材料审核、实地检查、问卷调查。 |
校园文明 | 1.学生严格遵守校园管理规定情况(5分)。在校园文明责任区以及教学楼、餐厅、报告厅、图书馆、文体馆等公共场所或学校集会活动中,乱贴乱划、言行举止不文明、集会缺勤者,每人次扣1分。学院自查、自报的不扣分。违纪扣分总数/学院学生总数倒排序,全校前6名得5分,第7至12名得4分,其余学院得3分。 2.校园文明责任区维护情况(5分)。依据文明责任区日常检查平均成绩(百分制)得分,乘以5%计入该项成绩。 | 10 | 职能部门检查记录 |
早操管理 | 依据早操日常检查平均成绩(百分制)得分,乘以5%计入该项成绩。 | 5 | |
公寓管理 | 1.建立并严格执行学生宿舍晚点名制度(4分)。未建立制度的扣4分;制度执行不严格的每例扣0.2分,扣完4分为止。 2.学生严格遵守宿舍管理条例(5分)。男女生互访者、晚归者,每人次扣1分;在公寓周边违规摆摊或进入公寓推销、代销物品者,每人次扣2分;存放管制刀具者,每人次扣1分;寒暑假封楼期间在公寓逗留者(特殊情况事先经学校批准留校的除外),每人逾期1天扣0.2分,违反其它公寓管理条例行为者,每人次酌情扣1至2分。不服管理、无理取闹者,每人次按两倍统计。学院自查、自报的不扣分。违纪扣分总数/学院学生总数倒排序,全校前3名、前4至6名、7至10名分别得5分、4分、3分,其余学院得2分。 3.爱护公共设施(3分)。公共设施遭到人为破坏,价值在50元以下的每处扣1分;价值在50元以上的每处扣2分;价值在100元以上的每处扣3分;价值在200元以上的每处扣4分;私自调整家具摆放位置者,每起扣1分;向卫生间蹲便器、下水道乱扔杂物引起下水道堵塞者,每起扣4分。(按时自行修好的不扣分;引起楼层发水者、不按时缴纳赔偿金者加倍扣分)。违纪扣分总数/学院学生总数倒排序,全校前6名、7至12名,别得3分、2分,其余学院分别得1分。 4.宿舍卫生(5分)。依据宿舍内务日常检查平均成绩(百分制)得分,乘以5%计入该项成绩。 5.宿舍美化(3分)。宿舍门无本学院特色的标、徽等形象识别标志的,每个宿舍扣1分;乱涂乱划乱贴的,每个床位扣0.5分;无床位卡的,每人扣0.5分。累计扣分总数/学院宿舍总数倒排序,前6名得3分,第7至12名得2分,其余学院得1分。 | 20 | 职能部门检查记录 |
毕业教育 | 1.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毕业教育活动(4分)。依评委打分成绩排序,前6名得4分,第7至12名得3分,其余学院得2分。 2.毕业生按时文明离校(6分)。人为破坏公物以及在宿舍阳台聚众喧哗、大喊大叫,或往窗外乱扔乱砸、乱泼乱倒等违纪行为,每人次扣1分;其它违纪或不文明行为酌情扣0.5至1分;不及时办理房间交接手续,逾期一天每个宿舍扣0.5分。(毕业生违纪行为与其它考核项目重复的,不重复扣分,按最大分值归类扣分。)累计扣分总数/学院毕业生总数倒排序,前6名得6分,第7至12名得5分,其余学院得3分。 | 10 | 实地检查、职能部门检查记录 |
心理教育 | 1.二级学院学生会设心理健康服务部,班级设立心理委员、宿舍设立心理信息员。 2.积极参加心理教育活动月、“5.25”心理健康周等活动,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3.积极开展新生心理普查和毕业生职业倾向测评(测评率)。 4.关注贫困生、学习困难生、人格障碍等特殊群体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通知家长并与学校相关部门联系,做好转介工作。无心理危机事件发生。 5.营造健康和谐的心理教育舆论氛围(如定期更换宣传板、黑板报、网络宣传等)。 6.积极探索心理发展教育的新途径、新模式。 | 10 | 材料审核、实地检查 |
资助育人 | 1.关心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2分)。 2.广泛拓展渠道,吸纳社会资源,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2分)。 3.制定国家助学金等各类奖(助)学金资助对象认定办法、评审程序和公示制度,建有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的奖(助)学金评审机制(1分。) 4.按学校有关规定公示资助信息,对学生投诉处理反馈及时(2分)。漏公示1人次扣0.2分;处理投诉不及时每例扣0.5分。 5.资助对象档案资料齐全,报表填报准确及时(1分)。 6.奖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无顶替或扣减行为(1分)。 7.挖掘学生中的自强典型,引导学生自立自强(1分)。被书面表扬宣传报道的,校级每人次加0.5分;市级以上每人次加1分,加满1分为止,学校分配名额的不加分。 | 10 | 职能部门检查记录、实地检查 |
奖惩管理 | 1.学生违纪,被学校检查发现并给予处分的,按违纪处分程度扣分:开除学籍,每人次扣6分;留校察看,每人次扣5分;记过处分,每人次扣4分;严重警告,每人次扣3分;警告,每人次扣2分;通报批评,每人次扣1分。在处理过程中,所在学院配合不密切,提出处理意见或递交书面材料不及时,每起扣2分。累计扣分总数/学院学生总数倒排序,全校前6名、7至12名分别得2分、1分,其余学院得0.5分。学生违纪,二级学院检查发现并主动申请学校给予处分的,不扣分。 2.学生违纪处分决定、诚信档案按要求装入学生档案,毕业档案整理规范,无遗漏(1分)。每份不合要求扣0.5分,扣完1分为止。 | 3 | 职能部门检查记录、实地检查 |
师生满意度 | 5 | 材料审核问卷调查 |
四、就业工作(满分100分)
详见《滨州医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办法》。
五、一票否决项目
1.发生严重群体性事件。
2.引发恶劣影响的事件。
滨州医学院直属附院医德医风考评及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直属附属医院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对医务人员规范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卫生计生委《关于建立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的指导意见(试行)》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加强医院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为目标,以考核记录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状况为内容,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态度、改善医疗服务环境为重点,强化教育,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严肃纪律,树立行业新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二、考评范围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全院职工。
三、考评的主要内容及标准
(一)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0分)
1.加强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学习,树立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5分)
考评标准:无故不参加院、科室组织的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学习。一次扣1分,直到扣完为止。
2.增强工作责任心,热爱本职工作,坚守岗位,尽职尽责。(5分)
考评标准:无故迟到,早退,每次扣1分,旷工一次扣5分,离岗、串岗每次扣1分;工作不负责任,造成群众上访控告,经查证属实的扣5分。因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医院先进个人的加1分;被评为校级先进个人的加2分;被评为市级先进个人的加3分;被评为省部级先进工作者的加5分;国家级先进个人工作者的加10分;
(二)尊重患者的权利,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15分)
1.对患者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贫富都能平等对待,不得歧视。(5分)
考评标准:对待病人有厚此薄彼的现象,被投诉经核查属实的,每次扣1分,直至扣完。
2.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5分)
考评标准:泄漏病人的隐私和秘密,为未造成不良影响的扣1分,造成不良影响者扣3分;纠正他人因违反保守秘密和保护医疗制度而挽回不良影响者加2分。
3.在开展临床药物或医疗器械、应用新技术和优创诊疗活动中,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5分)
考评标准:为履行好告知义务,造成不良后果的扣5分。
(三)文明礼貌,优质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15分)
1.关心体贴患者,做到热心、爱心、耐心和细心。(5分)
考评标准:被投诉服务态度差,经核查属实的扣1分;造成不良影响的扣3分;性质恶劣,影响医院形象的扣5分;
2.着装整齐,举止端庄,服务用语文明规范,服务态度好,无“生、冷、硬、推、拖”现象发生。(5分)
考评标准:仪表整洁、戴证上岗,违者一次扣1分;与服务对象发生吵架或有冷、硬、顶、推等现象发生,属首次且经教育认识态度好的扣1分,屡教不改的扣5分。
3.认真践行医院“标准和承诺”,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自觉接受监督,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5分)
考评标准:未遵守“标准和承诺”,被投诉一次扣1分,因与患者沟通不到位引发纠纷的一次扣2分,直至扣完。
(四)遵纪守法,廉洁行医。(25分)
1.严格遵守卫生法律法规、卫生行政规章制度和医学伦理道德,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工作制度,坚持依法执业,廉洁行医,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5分)
考评标准:不按照操作规范诊疗,造成不良后果的一次扣5分。
2.在医疗服务活动中不收受、不索要患者或其亲属好友的财物的。(5分)
考评标准:收受、索要患者或其亲属好友的财物的,一票否决,医德考评差。
3.不利用工作之便牟取私利,不收受药品、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给予的财物、回扣及其他不正当的利益,不以介绍患者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和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为由,从中牟取不正当的利益。(5分)
考核标准:利用工作之便牟取私利,收受药品、医疗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营企业或经销人员给予的财物、回扣及其他不正当的利益,以介绍患者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和购买药品、医疗器械等为由,从中牟取不正当的利益。一票否决,医德考评差。检举他人有收受回扣、开单或收受病人财务不上缴或乱收费等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且检举情况属实的加3分;拒收红包、回扣、财物、有价证券、不接受病人的吃请或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并有登记依据的加1分,同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受到医院表彰的加3分。
4.不开具虚假医学证明,不参加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不隐匿、伪造或违反规定涂改、销毁医疗文书及有关资料的。(5分)
考评标准:开具虚假医学证明,参加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隐匿、伪造或违反规定涂改、销毁医疗文书及有关资料的。医德考评为不合格。
5.不违反规定外出行医,不违反规定鉴定胎儿性别。(5分)
考评标准:违反规定外出行医,违反规定鉴定胎儿性别。一票否决,医德考评差。
(五)因病施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15分)
1.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用药指南,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和合理用药。(5分)
考评标准:凡有大处方、乱检查,经查实的扣2分,直至扣完为止;在每月的医院质量检查中,因未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被通报批评的一次扣1分,直至扣完。
2.认真落实有关控制医药费用的制度和措施。(5分)
考评标准:未认真落实有关控制医药费用的制度和措施,被投诉,经查证属实的扣5分;
3.严格执行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不多收、乱收和私自收取费用。(5分)
考评标准:未严格执行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多收、乱收和私自收取费用。查实一次扣5分,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一票否决,医德考评差。
(六)顾全大局,团结协作。(10分)
1.积极参加上级安排的指令性医疗服务和社会公益性扶贫、义诊、助残、支农医疗活动。(5分)
考评标准:不按时完成上级任务或不服从安排的,扣3分;
2.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共同进步。(5分)
考评标准:同事间闹不团结的扣2分;造成不良影响的口3分,学术上不尊重他人,故意诋毁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扣3分;
(七)严谨求实,努力提高业务水平。(10分)
1.积极参加在职培训,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5分)
考评标准:因技术欠缺被投诉,经检查属实的每次扣1分;有发明创造或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填补医院空白的加2分,填补本市空白的加3分,填补省内空白的加5分;填补国内空白的加20分;凡获得科技成果奖且为课题完成者:市级奖加5分;省级奖加10分;国家级奖加15分;论文或译文在杂志刊登或会议发表者,省级的加1分,国家级的加2分;
2.增强责任意识,防范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5分)
考评标准:工作中发生差错或事故解决不及时或敷衍回避造成严重后果的扣3分;工作中出现一般差错扣1分;发生较大差错者扣3分;发生严重差错属于事故的扣5分。
四、考评办法
按照《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德医风考核表》内容进行自我评价、科室评价、医院评价,最后确定等次。
(一)自我评价。医务人员根据考核的7条标准内容和加扣分项,结合自己的实际表现,认真填写,逐一对照检查,实事求是的进行自我评价,并写好一年的自我总结。
(二)科室评价。在医务人员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以科室为单位,由科室考评小组根据每个人的医德医风行为、工作表现进行评价打分;
(三)医院评价。由医德医风考评领导小组组织进行。根据自我评价、科室评价、综合社会评价及日常行为纪实,对每个工作人员逐一进行评价,并填写考评结果。
考评结果分为四个等次:总分达95分为优秀;90-95分为良好;80-89分为合格;79分以下(含79分)为不合格。
五、实施办法
(一)实施要求。每年开展一次考评,总评结果归入个人医德医风档案。
(二)奖惩规定。医德医风考评总评结果与综合目标等奖励挂钩,作为应聘、提薪、晋升、评忧的首要条件。每年在医德医风优秀人员中评选“医德风尚奖”,并奖励5000元;对医德医风不合格者进行批评教育,取消该年的评优资格,并限期改正;被评为不合格者,暂缓晋升、聘任或者调离工作岗位,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
(三)组织领导。医德风尚奖评选应在在医德医风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医德医风建设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有关职能科室和考评小组要认真考评,落实责任。
(四)实施时间。本方案的实施时间从2014年的9月1日起实施。
滨州医学院师德标兵评选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树立师德先进典型为目的,完善师德激励机制,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素质,进一步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充分展现我校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在全校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造就一支学风扎实、基础雄厚、锐意进取、富有合作精神的教师队伍,不断增强教师的凝聚力,提高贡献率。
二、评选范围及名额
(一)评选范围
在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3年以上的在编在岗教师[含本(专)科生辅导员]、专业技术人员。
(二)评选名额
评选全校师德先进个人20人左右;在师德先进个人(含往届师德先进个人)中评选出师德标兵10人左右。
三、评选条件
1.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2.具有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坚定信念,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职业理想。
3.具有教书育人的崇高风范,道德品质高尚,在教师和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具有扎实的学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语言规范文明,举止行为端庄,作风正派。
4.具有关爱学生的真挚情怀,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把握教学和指导实验的方向性、目的性,把立足点放在育人上,结合教学和指导实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具有勤俭踏实的治学精神,敬业爱岗,勤奋工作,不断改进教学和指导实验的内容和方法,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
6.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工作量达到本单位平均工作量。师德先进个人推荐候选人一般要有3年以上的教学、指导实习、实验经历,师德标兵推荐候选人一般要有10年以上教学、指导实习、实验经历。
7.师德标兵推荐候选人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要求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在学术方面取得较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学生中具有良好的学术声望。
8.本(专)科生辅导员系列的师德先进个人按优秀辅导员评选条件推荐候选人。
9.往届“师德先进个人”的教师,不再参加下届“师德先进个人”的评选。但可参加“师德标兵”的评选,不占用各单位推荐分配名额,参评者须填写《滨州医学院往届师德先进个人评选师德标兵推荐表》。
四、评选办法
(一)评选程序
1.基层党组织根据评选方案的要求,成立以党总支(党委)书记为组长的5-7人评选工作小组,制定评选细则,开展评选活动,根据学校分配的推荐名额,确定本单位师德先进个人推荐候选人。本(专)科生辅导员系列的师德先进个人评选工作由学生工作部负责组织。
2.被推荐的候选人填写“滨州医学院师德先进个人评选推荐表”,由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签署意见后,报学校评选工作小组办公室。本(专)科生辅导员系列的推荐候选人由学生工作部签署意见后,报学校评选工作小组办公室。
3.评选工作小组办公室进行资格审查,由学校评选工作小组确定表彰人员建议名单,向学校党委常委会汇报,由常委会决定评选结果。
4.在校内对评选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3天。公示后,学校党委下发文件并择时召开表彰大会。
(二)时间安排
师德标兵评选每两年举行一次,评选活动的组织开展一般在6月上旬启动,6月底结束。教师节前,召开表彰大会。
五、奖励办法
获得滨州医学院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标兵称号的教师,由学校颁发滨州医学院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标兵荣誉证书。获奖人员的有关材料存入本人档案,作为年度考核、派出进修和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
六、本办法自2014年9月1日起执行
七、本办法由党委宣传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