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2026届毕业生在考研路上少走弯路,更高效地备考,口腔医学院分别于2025年5月7日晚和5月11日晚,借助线上腾讯会议平台,精心举办了两场考研经验分享会,为同学们搭建起了宝贵的交流学习桥梁。
第一场:经验传承,照亮研途
5月7日晚的分享会在韩美玲老师热情且专业的开场介绍中拉开序幕。随后,王中骏、刘新明、尚骁迪三位学长学姐依次登场,毫无保留地分享他们的考研秘籍。
王中骏:技巧制胜,高效备考。王中骏学姐分享了考取徐州医科大学专硕的经验。在择校方面,她提出综合“意向城市”“题型”“学校是否压分”“擅长题目”四要素进行考量的方法。政治备考建议采用“磨耳朵”的碎片化学习方式,参考肖四肖八等网络资源;专业课备考按理解、背诵、刷题阶段合理安排,避免抠字眼,注重理解。同时,她强调应试技巧,答题时要精准控时,注意答题方法,必要时可采用流程图和图表的形式,让答案更加清晰明了。
刘新明:普通起点,成功逆袭。刘新明学长分享了他成功上岸青岛大学的考研历程。他坦诚地提到自己本科成绩普通,没有突出的大创与科研经历,四六级成绩500多分。在科目备考上,他认为政治要按照正常节奏进行,前期扎实打基础,后期全力冲刺;英语学习要注重单词积累和真题练习;专业课备考关键在于把握出题风格,多研究真题、及时背诵知识点。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学弟学妹们,即便本科成绩一般,只要努力,也能在考研中实现目标,成功上岸。
尚骁迪:稳扎稳打,细节制胜。尚骁迪学姐讲述了考取山东大学口腔内科学专硕的经验。择校时,她建议5 - 6月开始着手,贴合自身实际情况求稳,密切关注专业导师信息并参考分数线。对于考试相关内容,包括初试复试时间、科目及考核方式等,她都做了详细介绍。在备考规划上,各科目要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同时她强调心态和身体状况的重要性,同学们要学会劳逸结合,协调好实习与复习的关系,严格执行学习计划。
第二场:精准指导,突破瓶颈
5月11日晚,第二场考研经验分享会在马艺菡老师的开场介绍中顺利启幕。杜德鹏、王安忆、宋缘美三位学长学姐依次为同学们分享经验。
杜德鹏:目标明确,脚踏实地。杜德鹏学长分享了上岸上海交通大学的考研经验。在择校方面,他提出要根据职业规划,结合考试题型和考试内容,依据自身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来选择;同时,强调地域和结合自身综合情况的重要性。在专业选择上,他建议结合临床实习经历,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在专业备考方面,他提醒同学们珍惜时间,尽早开始准备,专业课备考可结合网课和配套笔记,并分享了对应学科的学习资源;英语和政治方面也分别提供了对应的学科资料和网课资源。他还强调要重视自己的科研经历和英语水平,保持平稳心态,脚踏实地前行。
王安忆:全面规划,注重细节。王安忆学姐带来全面的考研指南。择校环节,她强调准确定位,遵循“冲”“稳”“保”三原则,避免不切实际的选择。择校时,要综合学硕专硕方向、意向地区等多维度因素考量。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在专业课备考方面,建议同学们按基础、强化、冲刺阶段合理规划,注重理论知识与临床实习相结合;政治备考要积累时政素材、了解时事;英语备考上,她给出了详细的学习方法和时间规划,并总结了命题规律和答题方法。此外,她还着重提醒同学们营造良好的备考氛围,提高专注力,重视心态调节。
宋缘美:全面规划,精准定位。宋缘美学姐带来了全方位考研指南。在择校环节,她着重强调准确定位的关键意义,建议同学们依据自身英语基础等因素,客观评估报考学校层次,切不可好高骛远。在择校方法上,要综合学硕专硕方向、意向地区等多维度因素进行考量,还可以借助多种平台广泛检索信息。以滨医为例,在专业课备考方面,她建议按基础、强化、冲刺阶段合理规划;对于政治和英语,也分别给出了详细的学习方法和时间规划。此外,她还特别提醒同学们要注重调整心态,拒绝焦虑情绪,做到劳逸结合。
这两场考研经验分享会,六位学长学姐倾囊相授,从择校到各科目备考,再到心态调整和应试技巧,给口腔医学院的考研学子们提供了全面且实用的指导,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考研之路虽充满艰辛,但正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同学们坚定信念,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在考研征程中披荆斩棘,成功抵达理想的彼岸。愿所有口腔考研人都能带着从分享会中汲取的经验,在未来的考研中取得优异成绩,听到理想院校那句温暖的“拟录取”。